①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這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據1986年的統計,世界上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近4億,差不多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講英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人都講英語。世界上約有20國家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或第二語言使用,共計約有8億人。也就是說,世界上差不多每五個人中有一個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語。若加了世界各國中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人數,懂英語的人就更多了。 一、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學習
既然我們先前討論過英語實際上只是一門工具而已,那么,在學習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了解自己學習英語的目的。是文學創作,還是某項實際工作需要?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工作需要而學習英語,那么英語只是一個讓我們可以與西方國家交流,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工具。以往中國的英語教育以閱讀大量文學作品為主,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對與英語初學者來說弊大于利。例如一個 空中 小姐,她所需要掌握的只是口頭上詢問客人需要什么,或者報告當地天氣等簡單信息。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說對她的工作毫無幫助。我們學習英語之前應該反復強調把英語作為一門工具,并且要清楚知道我們究竟需要用這門工具來干什么。根據具體的需要來決定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如果您的職業是 空中 小姐,那么很明顯,您并不需要看懂莎士比亞的著作。
二、英即是中,中即是英
有很多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總有一個心里暗示,英語是外語,學外語肯定不能跟母語相比。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無論中文也好,英文也好,都只是一種語言,只是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工具,只要你能很好的說中文,就沒有理由說不好英文。之所以很多人覺得英文難學好,只是一個時間和環境的問題。想想我們從出生以來,無論是學習,工作,玩耍,吃飯甚至睡覺做夢,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中文。而我們使用英文的時間,相對來說實在是少得可憐。如果我們像學習,使用中文那樣學習使用英文,我相信任何一個有正常語言能力的人都能很好的掌握英文。
也有的人說,兒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過了就很難學習新的語言。這種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必然的。很多幾十歲的老年人移民海外后短短幾年就能用英語與人流利的交流,這是因為他們衣食住行都必須使用英語。而有些移民一輩子留在唐人街,一輩子只和華人打交道,即使在國外居住十幾年,也不見得能說上幾句英文。這說明關鍵還在于長期的應用。
三、 注重培養良好的語感
一直以來,中國的英語教育體制都十分強調語法的學習。結果語法學得很精,但確說不上幾句流利的英語。因為說話的時候,腦子里翻來覆去的用各種語法規則來套,看看究竟要怎么說才對。試問這樣又怎么能說流利的英語呢?國內這種強調學習語法的做法,使很多人誤以為有了語法才有語言,殊不知事實上是有了語言,時間久了,各種用法相對固定了,人們才把這些規則歸納成語法。事實上使用英語的國家大部分人是不懂語法的,但他們還是能很好的使用英語與別人交流。人有著自然的語言能力,這是一種感覺,而不是條條框框規定出來的。這種感覺是通過長時間的應用產生的。只有有了這種感覺,你才能流利用英語表達出你的思想,而不需要再費時間去考慮任何語法問題。
信息來源:www.265abc.cn